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市政协第十届第五次会议提案第195号的复函

发布日期:2022-01-02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江山市人力社保局


民建江山支部与陈爱君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加强我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的提案(第195号)悉。现将有关情况函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趋强劲,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关于实施“江山英才”工程, 加快构建三省边际人才高地的若干政策意见》(市委发〔2012〕54号)文件实施以来,我市的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得到快速增长,高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得到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得到逐步改善,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市现有高技能人才1565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2名(徐建根、姜振军),获浙江工匠称号5人,进入衢州百工行列14人,获江山工匠称号20人,被浙江省、衢州市授予金牌职工称号27人,被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授予技术能手称号128人。

一、聚焦政策激励,提升技能人才含金量。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对取得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当年发放20000元、5000元、2000元奖励,并给予高级技师10000元、二级技师5000元的高技能人才津贴。调动企业主体作用,对开展技能人才自主培养的企业给予技能培训补助。推行企业“以工代训”和“项目制培训”,2020年累计发放补贴约2000万元。不断深化山海协作高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与绍兴柯桥区联动开展“订单式”培育。近四年来,累计举办培训班18期,400人取得了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450人取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二、聚焦试点工作,壮大技能人才队伍。探索开展技师、高级技师自主评价工作。结合本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以及院校培训资源现状,让企业更有方向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地培养人才,有重点、分步骤推进我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目前,我市已有27家单位经过备案,成功入选我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名单,可以开展技能培训和评价发证。积极组织备案单位开展培训及认定工作,目前已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230人。

三、聚焦培训工作,提高技能人才双量。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对按规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参训人员,按证书等级给予800-5500元不等的培训补贴。据统计,2019年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 83期,5562 人参加培训,5180 人获取资格证书;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1438人,考取证书数963人。2020年我市共举办共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95期,7760人参加培训,7602人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1414人,取证数1083人;开展紧缺工种培训5697人;开展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培训2474人。2021年1-6月共开展培训55期,培训人员5061人次,涉及电工、中西式面点、中式烹饪、育婴员、老年护理、电商直播、安全技能提升等多项工种,发放培训补贴296.8万元。同时,对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及时创新,推广项目制培训,鼓励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实施目录清单管理,进一步优化技能培训管理服务;依托电子社保卡及电子培训券,实现培训人员免垫付、便捷选择优质培训机构和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目前已发放电子培训券924张,发放券金额面值1386000元。

四、聚焦典型人物,掀起技能学习浪潮。自2012年以来,连续8年举办全市性综合技能大赛,选树一批技能能手给予丰厚奖励;鼓励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开展常态化岗位练兵、擂台比武,对获得衢州市及以上技能奖项的人员给予1:1配套奖励;开展浙江工匠、百千万技能人才、首席技师推荐评选活动,树立技能人才典型标杆。鼓励更多人学习先进、竞赛成才,从而形成全社会学技术、练技能、比本领、强素质的热潮。

五、聚焦校企合作,赋予人才队伍理论武装。健全企业与职业院校“双主体”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实现职业院校“科班教育”与用人企业“实训实习”的有机融合。以服务本地企业为重点,依托江山中专、江山高级技工学校等资源,成立校企合作共同体,深入实施人才培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工程,先后创办了“科润班”、“天蓬班”、“雷士班”等企业冠名班,安排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开展跟岗学习,每年向社会输送合格技能人才2000余名。

感谢你们对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你们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江山加快发展。

                       江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1 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