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MB159359X3/2021-139224 | 主题分类: |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化 |
发文机关: |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 成文日期: | 2021-09-24 |
锦绣江山,文化之光熠熠生辉。
这是一座历史辉煌的千年古邑,孕育了清漾毛氏文化、江郎山世遗文化、仙霞古道文化、廿八都古镇文化;这是一方底蕴深厚的人文沃土,凝练出“崇学、务实、包容、创新”的江山精神;这是一处百花齐放的山水秘境,村歌唱响人民大会堂,婺剧走上世界舞台;这是一个寄寓乡愁的故土家园,各类文化惠民场所及活动,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
一直以来,江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八八战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2012年,江山全面吹响文化强市建设的号角。近年来,江山扛起“重要窗口”的新担当,加快推进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挖掘文化内涵、传承优秀文化、加快文旅融合、打造区域特色,全力在彰显区域人文之美上巩固优势,为深化建设江山大花园、全力打造“一地三区”、争当26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示范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擎起文化“主心骨”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很幸运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近日,江山市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成员走进校园,开展“党史第一课”国防教育宣讲活动。
去年7月以来,江山大地到处回响着青春之声,一场场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持续接力,深入田间地头、走进企业车间、驻足村(社)校园、拥抱大众群体……一支支活力四射的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立足江山实际,推进“理论性”“互动性”“灵活性”宣讲,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犹如星星之火迅速燎原,为党的创新理论插上青春的翅膀,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宣讲团75个,共1600多人,开展理论宣讲共2895场次,线上已完成百姓点单宣讲1571场次,受众达34余万人次,掀起了学理论、讲理论、用理论的浓厚氛围。
“各位听众,你们好!欢迎收听《午间传习》节目,接下来为您安排的是配乐诵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每天上午11时,大陈乡早田坂村的徐大爷都会准时收听乡村大喇叭播出的《午间传习》节目。为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广泛开展,江山市推出《午间传习》广播专栏,刊播内容不仅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还融入了江山本地的时政要闻、防疫科普、农技知识、天气预报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户增收致富能力。截至目前,《午间传习》节目已刊播92期,受众惠及城乡广大干部群众。
近年来,江山通过多种形式的理论宣讲、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让党的新理论深入人心。同时,扎实推进文化惠民行动。创新制定出台《江山市农村文化礼堂“文化通畅工程”服务供给信息指南》,包含文艺演出、培训讲座、展览、创作与采风等5大类内容、352个项目,涉及67个民间文艺团队、单位或个人,为群众提供各类文化产品的“点餐服务”。
据统计,江山市年均开展送戏下乡170余场,农村院线影片放映4100余场,送书下乡15000余册,举办各类文化培训活动、培训学员逾20000人次;在各乡镇(街道)组织各类演出100多场,受益观众达10余万人次。
奏响文明“主旋律”
2021年初,江山被提名全国文明城市,启动3年创建工作。3月15日,江山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吹响创文集结号,制定出台《江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意见》,及时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创文攻坚行动。
江山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紧密结合,启动“做有礼江山人 创全国文明城”志愿服务行动。组建专业型市级志愿服务总队,组织滴水公益、锦绣江山、百姓公益等10家社会志愿团体,围绕文明城市创建、有礼指数“八个一”、国卫复审、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积极打造“小蜜蜂”志愿服务品牌。
文明如山,江郎山脉,秀丽奇特;文明如水,须江绵延,润物无声。江山城区依山傍水,“一江两带”秀丽动人,在城市文明上始终走在前列。2018年,江山通过省示范文明城市复评。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江山对城市的重新认识和再定位,是“城市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价值回归,也是江山城市品牌建设的又一深化和延伸。
如今,在江山的京台高速入城口、迎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虎山廉政文化广场等一大批“有礼地标”上,闪耀的文明标语正是江山打造城市品牌的成果之一。2008年,江山市率先在全国县级市中推广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中国·江山”标识和 “千年古道·锦绣江山”口号;2018年,提出“衢州有礼·锦绣江山”区域子品牌,为高质量推动江山大花园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江山市秉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铸造了熠熠闪光、历久弥新的城市品牌,营造“崇学、务实、包容、创新”的社会风尚。近年来,城市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以常态化开展衢州有礼之星、江山市道德模范暨“最美江山人”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推广文明礼仪标准规范,向善向上的“有礼”氛围进一步浓厚,树立了一批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典型,江山正成为一座“温暖之城、大爱之城”。
筑牢文化“主阵地”
连日来,江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二期工程项目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工程收尾工作。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是江山市建市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的公共文化类项目,也是省重点建设项目,预计2021年底完工。江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是江山推进文化强市阵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如今,江山已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和博物馆各1处,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已实现综合文化站或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涌现出清湖码头文化站、坛石粮仓文化站等一批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文化站。作为乡村文明主阵地的文化礼堂更是全面开花,截至今年8月底,江山市累计建成文化礼堂272家,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覆盖率达95.4%,272家文化礼堂与乡村振兴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部实现融合共建。
值得一提的是,江山持续深化“一座礼堂·一首村歌”的建设模式,把村歌作为文化礼堂特色文化来培育,全年累计开展各类文化礼堂村歌活动20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次。江山成功举办“庆丰收·迎小康”中国村歌大赛总决赛、浙江省群众(乡村)合唱大赛,持续扩大文化礼堂村歌活动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全市共建有“三团三社”乡村文艺团队123余支,约2000人,充分激发群众文艺创造活力,催生乡村文艺精品。
创新“礼堂+体育”模式,通过文化礼堂结合农民运动、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等,推动全民健身热起来。如新塘边镇毛村山头村文化礼堂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美丽乡村攀岩系列赛;贺村镇山底村文化礼堂成功承办2020年“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羽毛球邀请赛、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西部分站赛等,并入选省“活力”主题文化礼堂建设试点。
在新闻宣传上,对内加强江山市融媒体中心建设,重点打造多娇江山和江山发布两大平台。对外,依托重大体育赛事、特色文旅活动等,开展城市宣传推广,不断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连续6年承办全国新年登高活动,赴上海、大连等地开展文旅推介;借助专场新闻发布会、“大美中国行”采风活动等,积极主动推介江山。江山还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大奖,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城市传播县级市百强榜单。
擦亮文化“金名片”
文化,润泽一座城,赋能一座城。
十三年前,大陈乡大陈村率先创作了《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妈妈的那碗大陈面》两首村歌,通过村民自唱自演,一直唱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继而,江山各地掀起了全民创作村歌、唱村歌的热浪,其中有十首村歌作为G20杭州峰会的国礼呈送给外国元首和嘉宾,把江山村歌品牌推向了新高度。时至今日,全市已有村歌近300首。江山村歌作品累计荣获国家、省级荣誉20多项,被誉为“中国村歌之乡”“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村歌创作基地”。
江山持之以恒打造“村歌”金名片,唱村歌逐渐成为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成为“晒幸福、展梦想、聚民心”的文化载体,有效推动了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民素质提升,形成了独特的村歌文化现象。文化旅游也风生水起,大陈村就因为村歌吃到了旅游红利,在实景剧《你好江山》和村歌剧《大陈见面》带动下,大陈村2020年接待游客22.85万人次。江山还建成最美村歌线、最美家风线、最美风景线等三条礼堂精品游览线,各村民俗文化旅游悄然兴起。
婺剧,则是江山文化的另外一张“金名片”。5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布“浙江文化印记”名单,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和婺剧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近年来,江山婺剧研究院在央视戏曲春晚、央视名段欣赏等栏目频频亮相;代表中国政府出访新加坡、印度、意大利米兰、罗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活动。江山婺剧正展现出根在农村、枝在城市、花开境外的新景象。
今年以来,江山全面深化“江山韶山一脉同宗”理念,积极开展江山·韶山两山互动融合,努力做实清漾毛氏文化。目前,江山市已将韶山纳入跨省疗休养目的地,并深化中华毛氏文化及清漾毛氏文化研究,积极编印《中华毛氏》会刊,推动毛氏文化研究工作繁荣发展。
近年来,江山一直通过挖掘五大特色文化,筑牢江山文化根脉。深入挖掘江郎山世遗文化、清漾毛氏文化、廿八都古镇文化、仙霞古道文化及村歌文化“4+1”区域特色文化,推进文化赋能城市发展、全域旅游、产业融合。大力培育微电影特色文化产业,招引扶持优秀影视企业,并连续4年承办浙江省微电影评选活动表彰盛典。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做大景区、做美城市、做强旅游,努力打造全国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成功获评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春风·江山田园文旅颐养小镇、“廿八都国际非遗活化博览园”等一批项目先后落地。2021年1~6月江山市在全省文化和旅游投资推进综合指数排名山区26县第一,衢州地区第一。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将文化繁荣与发展创新相融共生,为文艺创作提供肥沃土壤,为优秀文创企业提供优秀营商环境,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江山市正努力把“文化珍珠”串成项链,在共富路上发挥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力量,浸润人的心灵,涵养城市的文明,构建起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