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655R/2021-120509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其他 |
发文机关: | 廿八都镇 | 成文日期: | 2021-03-12 |
“民宿内满满的历史底蕴与现代酒店服务体系完美交融。”“一个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摆件、一处处诉说沧桑岁月的布局无不展现着古镇的历史底蕴。”近日,廿八都镇的归也·仙霞驿民宿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地”。
归也·仙霞驿由姜遇鸿旧宅改造而成,民宿在保留廿八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的酒店管理体系,让入住游客既能感受到传统民宿的文化温度又能享受到星级酒店的住宿环境。“传统并不是守旧,而是握着过去的精神与想法,透过新的方式来呈现。我希望大家住到这里,不仅能休憩放松,更能透过这样的老建筑‘触摸’到古镇的过去与美好的未来。”民宿女主人武晓芳说。
归也·仙霞驿有15间客房。为了给客人留下更多的记忆,四合院里布置有餐厅、茶室、会议室等多功能场所,还可通过照片、实物等,了解踩高跷、划旱船、非遗剪纸等文化,满足客人的闲暇娱乐需求。“我们还将民宿提供的服务和古镇的发展紧密结合,把铜锣糕、葛粉、笋干等土特产精装打包销售,带动群众增收。”对于未来,武晓芳有着自己的期许,“廿八都是历史古镇,又是国家5A级景区镇,优势得天独厚,会进一步展现特色、挖掘文化,形成民宿的品牌效应。”
廿八都镇现有民宿140余家,其中80%左右的民宿业主为女性。业主们把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延伸,视其为休闲旅游的关键一环。“我镇是‘千年古镇’‘文化飞地’,为民宿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而借助民宿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丰富、调整旅游产业的结构和模式,满足游客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不同需求,带动周边群众增收,可谓‘双赢’。”廿八都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加快全镇民宿产业的发展,廿八都镇及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在乡村振兴讲堂中开设“民宿发展课堂”,不时为业主送上其他地区民宿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讲解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知识,通过发展特色民宿经济,塑造古镇业态新产品、消费新体验,推动生态本底向发展优势转变,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廿八都大山明珠民宿业主曾彩芳是名“60后”,她早在十年前就开始经营农家乐,热情的服务吸引了不少顾客,成了民宿的“活招牌”,但近期她也在“捣腾”着新玩意儿。“民宿必须不断升级,否则在雷同的服务和产品中,会很快失去竞争力。”曾彩芳相告,2019年,她对民宿进行改造,以兰花和非遗文化为主题特色,融合了古镇特有的物件和非遗剪纸,在客房墙上装饰小青砖、老木头、花雕及非遗竹编等,让游客进入民宿就拥有一种置身于小型博物馆的感觉。春节期间,民宿经营收入3万余元。“民宿要取得更大发展,内涵很重要。”曾彩芳表示,接下来会策划实施更多活动来吸引客人。
“民宿的发展引发了乡村民宿经济热,有效促进了乡村妇女的就业。”廿八都镇负责人表示,该镇计划举办“最美民宿女主人”评选活动,评选出具有创新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民宿代表,推动廿八都民宿整体提升,扩大品牌的知晓度、美誉度,让民宿经济成为廿八都乡村振兴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