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81002630196L/2020-120316 主题分类: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统计
发文机关: 市统计局 成文日期: 2020-07-31

江山市统计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0-07-3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统计局

2020年,市统计局聚焦市委“四个年”活动要求,巩固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规范落实市委巡察各项整改任务,全力提升“党建质量、管理质量、数据质量、服务质量”,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围绕融衢接杭、经济运行月度综合评价考核(MEI)、数字经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统计调查监测、分析预警功能和参谋助手作用。

(一)以党建为统领,抓人促事聚合力

牢记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使命任务,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职责,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议,围绕“十二字”总要求和“五句话”具体目标,坚持主题教育和中心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主题教育期间组织各类学习活动30余场,走访企业(村镇)200余次,征集意见建议120余条,撰写调研报告13篇,汇总整改问题20余项。根据市委巡察工作“六见”要求,对照市委巡察组反馈的11个方面37项问题,落实132条整改举措,销号整改问题36项,全力推进清零整改,出台16项管理制度及7项计划方案,合并问责10人次,清退不合规费用支出22304.9元,补收工会费9280元,以有力整改锤炼有为统计。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有效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局11名党员干部奔赴8个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值勤总时长1442.5小时,获市委组织部、相关社区一致认可,收到感谢信6封、锦旗2面,知险逆行践行党员初心。

(二)以管理为基础,依规履责促作为

制定《江山市统计局物资采购制度》《江山市统计局工作清单记录制度》等制度文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综合考量岗位需求及工作实绩,依规择优选拔中层干部4人,全面补强中层队伍力量。根据《江山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整合工作方案》,注销登记江山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江山市农村统计工作管理站,完成江山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江山市统计局普查中心2个事业单位的“三定方案”编制,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成提能增效。深入推进统计法治建设,制定《江山市统计执法操作指南》《江山市统计局统计行政执法案件档案管理办法》《统计数据质量核查移交规则》,加强统计执法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出台《2020年全市统计法治工作要点》,全市全年统计执法计划数为59家,年度执法计划数连续3年增长,上半年紧跟新冠疫情防控进度,以“掌上执法”“双随机”等模式分季度分专业执法13次,计划完成率22%。

(三)以数据为核心,统计参谋强举措

上半年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战赢”目标,针对“四上”单位组织开展3轮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新冠疫情下江山市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问卷调查报告》获童书记批示。立足统计数据资源作用发挥,多渠道推进数据产品的开发运用,撰写《江山统计》信息专报9期,整理编印《数说江山》《统计月度资讯》等一批统计数据新产品,对标“一图一表一指数”赛马机制,整理编制《单位(项目)入库事项一表通》《统计数据指标申报节点表》和《MEI指标考核分析导图》等图文材料,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和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拟定提供参考。规范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审批流程,出台《“江山统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制度》,狠抓信息质量,上半年“江山统计”微信公众号发布微信资讯59条,较上年同期增长31.1%,公众号关注量新增189人,关注数较上年增长70.5%,3月、4月连续两月入选《浙江区县级统计调查系统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月榜前50》。经济普查硕果累累,衢州县(市、区)中唯一荣获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称号,3人获评经济普查省级先进个人,6人获评衢州市级先进个人,全市评选经济普查工作先进集体33个、先进个人85名。紧跟节点部署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完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出台《江山市统计局普查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规范普查经费使用管理,“线上学+线下测”巩固提升普查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定点走访+远程指导”高质量开展乡镇(街道)普查业务培训,部署推进人口普查户口整顿、综合试点等阶段性任务。

(四)以服务为抓手,同心合力显担当

今年以来,持续提升干部职工服务中心的能力水平,全局干部职工同长台镇34户低收入农户一对一结对,跟踪服务、破题解难,5名干部走访推进“组团联村”“组团联企”服务,出台《江山市统计局关于强化重点领域统计指标监测工作责任分工》,围绕融衢接杭、数字经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带队走访服务企业638次,联系乡镇269次,谋划项目14个,报送“金点子”21条,全程跟进服务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7500万的两个口罩、防护服生产线项目上半年顺利开工,在文明单位创建、城市品牌标识形象推广、“有礼指数”提升等重点工作中,对标推进、主动作为,年内开展包干区规范化整治43次,发动干部职工400多人次。上半年新增“四上”单位8家,投资项目新增入库113个,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运行注添动力。全市经济运行回升向稳,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25亿元,同比下降1.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8.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44.34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较一季度提高5.9个百分点,位列六县(市、区)第二。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7元,同比增长4.7%,位列六县(市、区)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8元,同比增长3.8%,位列六县(市、区)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