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MB1593581B/2020-133758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文机关: | 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0-12-09 |
12月8日,从2020年第三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会上传来喜讯,“江山黄精”顺利通过部级专家评审,有望成为我市继“江山绿牡丹茶”“江山猕猴桃”后的第三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也将是江山第一个“药食同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此次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2个中药材产品参加评审会,吴建忠总农艺师带队参加评审答辩会。
黄精是“衢六味”之一,也是江山市中药材产业首推的重点栽培品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江山黄精产业已初步形成“培育+种植+加工+销售”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发展导向。
一是好山好水,好药聚江山。江山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仙霞山脉斜贯东南,怀玉支脉盘亘西北,森林覆盖率达到68.4%,形成南高北低中部河谷,造就了山区林间背阴资源,天赐良好湿度和隐蔽度。丘陵岗地红、黄壤、岩性、潮土、稻土五类;pH值5.5~6.5,有机质含量1.0~4.0%;大多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活土层在60cm;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和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十分适宜黄精生长。江山市黄精历史悠久,立足高品质,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并迅速以质优成分高的特点在黄精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2020年11月,江山黄精“江郎1号”荣获第13届义乌森博会金奖。
二是打造品牌,开发新产品。据记载,江山市自70年代就开始培植和生产黄精。近年来,江山市注重黄精产品的加工开发,主要产品有:九制江山黄精、黄精蜂胶片、葛根黄精粉、黄精糕、黄精饼、黄精芝麻丸、黄精茶、黄精酒等。在制作工艺上遵守“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坚持古法炮制,同时努力攻关黄精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致力于黄精的深度开发,拉长黄精产业链条。
三是藏粮于林,促农稳增收。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的产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使用传统,可以开发三粮:大众的优质杂粮、糖尿病人的主粮、特殊人群的辅粮;三菜(茶):花菜(茶)、笔管菜(嫩芽)、根茎菜与茶。黄精非常适合林下栽培,可藏粮于林下,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和行业发展前景,也是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江山市积极探索林药结合套种新模式,目前江山黄精1.1万亩的种植面积中大部分为林下仿野生或高效栽培。江山市展飞家庭农场通过发展林下多花黄精种植,四年亩产将达6000斤左右,每亩毛收入将达到6万元,除去成本2万元,每年亩收入可达上万元,真正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此次评审通过,意味着江山黄精的品质特色、历史文化特征以及品牌知名度已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业界的承认,这对我市黄精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江山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扩大种植规模,加强品牌建设,加快产业链条延伸。同时,深入发掘黄精文化内涵,加大品牌策划宣传力度,讲好黄精故事,弘扬中药文化,打造药食、药旅和药养等深度融合的全新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