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山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0-10-27 11:11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公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充分发表意见。

一、过去五年:科学谋划  创新破难  成效显著

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监督下,我们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创新破难,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87.7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01.04亿元,年均增长13.5%,增速连续11年超全省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财政总收入由7.33亿元增加到16.0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4.43亿元增加到10.0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9%和17.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43.56亿元增加到98.48亿元,年均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9.46亿元增加到65.82亿元,年均增长1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3792元、6177元增加到22704元、10887元,年均分别增长10.5%、12.0%。

过去五年,狠抓转型升级、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是我市经济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之一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稳固。突出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在平台建设、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工业经济加快扩量提质。全市工业总产值由195.5亿元增加到430.8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2.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7%。通过整合规范,工业园区形成“一体两翼、一区多园”开发格局。莲华山工业园成功纳入省级产业集聚大平台。山海协作示范园初具规模。城南工业园、老城区实行“退二进三”,三友电子、双氧水等16家企业完成搬迁。市级以上工业园区建成面积由5.13平方公里扩大到9.18平方公里。筛选确立“4+X”重点培育产业,实行差异化扶持,“4+X”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5.6%。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亿元企业从14家增加到56家;10亿元企业集团从无到有,达4家。我市被列为省电光源、输配电、低碳木业产业基地,荣获中国木门之都称号。扎实推进省科技强市、质量强市创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3家、中国驰名商标16只。成功创建省区域知识产权示范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普示范县。

农业发展方式更加科学。突出以“两区”建设为抓手,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不断改善综合生产条件,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成4.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2个现代农业综合区、18个特色精品园列入省级创建点。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食用菌种植量、蜂业经济效益均居全国前列。农林牧渔产值达36.26亿元,年均增长13.0%。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土地流转率达41.3%,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9个。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投入14.3亿元用于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新增耕地3.17万亩,完成168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重点产茶县、果菜无公害十强县等称号。

服务业发展体系更加完善。突出建设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制定实施专项规划及扶持政策,重点提升发展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商贸商务业。服务业增加值由29.53亿元增加到64.94亿元。江郎山申遗成功,实现我省世界遗产零的突破。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一期、清漾毛氏文化村建成开放,均创成国家4A级景区。全市景区门票收入达1820.5万元,是2006年的3.4倍。江山虎物流基地、驰骋物流配送中心一期建成运行。红火物流公司成为国家级物流试点企业。东方时代等大型超市开业。左邻右舍公司被评为省十佳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建成农村连锁门店1640家。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有效落实。引进温州银行,成立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建信村镇银行、同景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机构期末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218.74亿元、198.89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5倍和2.9倍,支撑发展的资金保障明显增强。

过去五年,狠抓有效投入、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我市投资带动最强的时期之一

招商实效大幅提高。围绕“4+X”产业等重点,强化产业、平台、专职、中介招商。五年来,共引进市外资金115.42亿元。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央企的对接合作,成功引进我市目前最大的招商项目——总投资40亿元的大唐江山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国光啤酒与世界500强英博集团、虎山集团与中国建材、三友电子与雷士照明等合作发展。丽人木业、中数科技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成功引进并建成投产。支持欧派门业等企业引进风险投资基金做大做强,并加快上市步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266万美元,分别是2006年的7.4倍、1.8倍。经济外向度由4.6%提高到13.1%。

向上争取积极有为。及时对接国家、省投资政策和计划,着力挖掘谋划项目,抓实抓细项目前期,全力促进前期项目转化为实施项目。全市累计谋划提出3680个项目,53个列入省以上重点项目库。坞里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等16个项目被列为省重点项目。峡口水库除险加固等58个项目列入国家新增投资项目盘子。全市累计获得上级各类补助资金37.74亿元和带帽土地指标4679.84亩。成功争取杭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途经江山并设站、江山货场搬迁整合至上铺,预计总投资50亿元,为我市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建立完善项目审议协调、竣工验收以及市领导挂联重点项目等制度,设立旅游、交通、水利等发展专项资金,齐心协力抓征迁,克难攻坚强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共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298个、为民办实事项目5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3.06亿元,是前五年的2.3倍。黄衢南高速建成通车,杭长客专江山段顺利开建,成功争取两趟动车组在江始发,改写了我市没有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历史。完成46省道外移、黄衢南高速衢州南互通至江山北接线、220千伏清漾变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过去五年,狠抓城乡融合、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幸福乡村建设,是我市人居环境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

城市功能加快完善。按照“老区改造、新区配套”的思路,注重规划引领,创新管理模式,城市功能品位显著提升。五年来,共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73亿元。城市框架不断拉开,建成区面积由14.2平方公里扩大到15.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2.6万人增加到16.9万人,城市化率由41%提高到47%。制定实施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一规两案”,深入推进绿化提升、文化融入、功能优化“三化提升”工程。完成湖溪里等9个老城小区改造和江贺经济走廊城区段整治。新建阳光新城等15个小区。城北精品景观带、西山健身公园、须江游览桥等一批重要景观建成投用。城区新增绿地110.51万平方米,新增公共停车位6000个。东岳路、江滨南路等18条城市道路建成。数字城管建成运行。率先在衢州市出台物业管理意见。城区绿化保洁实现市场化运作。

幸福乡村创出品牌。牢牢抓住土地流转、农房改造、农民素质提升三大“牛鼻子”,创造性开展中国幸福乡村创建,建成66个中国幸福乡村。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和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深入实施农房改造建设、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等工程。拆除旧房16746户153.4万平方米。完成253个省级整治村建设。下山搬迁安置4030户13990人。培训新型农民10.2万人,转移就业7.76万人。建成20个乡镇(街道)287个行政村农民饮用水工程主管网。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建成乡村康庄工程及联网公路266.3公里,农村公路通村率、硬化率均达100%。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6条,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7%。实行乡镇、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成12个集镇污水处理站。161个行政村(社区)办公楼得到新建或改造。

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坚持系统化谋划、项目化推进、品牌化提升,扎实开展各类城市创建。在全国县级市率先推广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全力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江山”旅游主题口号。举办三届中国·江山毛氏文化旅游节、第六届华东旅交会暨江郎山申遗成功庆祝大会、首届中国古镇(廿八都)文化保护论坛等重大节会。确立每年8月2日为江郎山世遗保护日。坚持每年在国内外主流媒体推广与营销城市形象品牌,江山影响力不断扩大。五年来,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绿化模范市及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市、旅游经济强市等一系列金名片。

过去五年,狠抓民生保障、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是我市人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时期之一

就业社保全面加强。扎实开展创业型城市、充分就业行政村(社区)和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人力资源市场建成投用。新增城镇就业2.46万人。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消除。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贴和社区补贴政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级试点稳步推进,享受待遇人员81441人,发放养老金1.44亿元。被评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实现并轨运行,累计报销344.16万人次、报销总额3.62亿元。4.7万人次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206名五保老人实现集中供养。2789名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全面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募集慈善爱心资金3356.7万元。发放各类救助救济资金2.46亿元。建成廉租房435套2.9万平方米,居全省各县市之首。完成6773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

教育卫生快速发展。部署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基本完成教育布局调整。投入4.5亿元,撤并34所学校,新(扩)建城北中学、城南中学等24所学校,完成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和校舍安全改造。全面实施省义务教育条例,教师政策性待遇纳入财政保障。“轻负高质”素质教育全面推开。江山中专、市职教中心分别创成国家改革示范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开通学生接送车线路128条,校园警务室、安保监控系统覆盖全市公办学校。投入3.15亿元,加快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市人民医院扩建做大。建成市公共卫生中心,新(改)建8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启动国家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血吸虫病等传染病防控有效加强。

文体等事业齐头并进。文化艺术中心一期投入使用,城规馆、博物馆建成免费开放。江山婺剧、廿八都木偶戏等列入国家非遗名录,新增省级以上文保单位8处。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我市被授予首个中国村歌之乡称号。廿八都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峡口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文明乡镇。《今日江山》实现扩版,创办江山新闻网。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电视广播“村村通(响)”工程顺利完成。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实现亚锦赛、全运会、全国残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基本完成第六次人口普查。落实人口计生政策,被评为全国计生优质服务县。完成两轮“811”环保三年行动,被评为省“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市。殡葬改革稳步推进。同时,气象、人防、通信、消防、档案、外事、侨务、台湾事务、机关事务、民族宗教、工商联、妇女、儿童、青少年等事业都得到了新发展。

过去五年,狠抓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是我市发展氛围营造最好的时期之一

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在衢州市率先建立“一办三中心”,完善招投标平台,深入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扎实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认真落实扩权强县政策,稳妥实施强镇扩权。贺村镇成功列入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并编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峡口镇列为省级中心镇。完成新一轮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统筹建设城乡社区,由21个乡镇(街道)、555个村分别缩减为20个、295个,新设立周家青等3个社区。公务员津补贴全面规范。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绩效工资稳步实施。农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妥推行。乡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全面完成。

服务切实加强。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全力打造“四最环境”。启动实施“幸福江山连心服务”工程。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并公布314个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停征或减免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撤销衢江公路江山收费点、205国道峡口收费站。全面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审批平均时限从3.5天缩短到2.25天。实行项目推进“六个一批”制度。深入开展服务企业、项目、民生和机关部门、涉企基层站所、中层干部群众满意度评议活动,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民生365”服务站、便民服务中心,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管理更加规范。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累计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2610件,满意率达100%。完成“五五”普法任务。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扎实推进平安江山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认真做好江纺公司债务危机解困维稳指导工作。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十小”整规、私屠滥宰等工作。及时稳妥处置“10·28”重大交通事故、“6·19”特大洪灾等突发公共事件。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深入治理小金库、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355件,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98万元。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五年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必须坚持和实践好这些宝贵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强化规划引领。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统筹发展、规划先行理念,注重战略研究和科学民主决策,确立了“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城市定位,高起点编制了“十二五”规划及一系列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强化以规划带项目、优配置,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跨越抢占了宝贵先机。

二是必须始终突出主攻工业。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兴工强市第一战略、工业经济第一经济理念,举全市之力主攻工业,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制定出台保稳促调、工业提升等系列扶工惠企政策,加快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企业,扎实开展企业帮扶,促进工业经济逆势增长,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必须始终超前谋划要素。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要素第一保障理念,顺应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紧扣国家、省政策资金投向和项目计划,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全力拓展用地空间,创新融资平台和服务,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科学安排调度煤电油运,注重技术革新、人才引进和素质提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跨越增强了基本保障。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项目投入第一抓手、招商引资第一工程理念,千方百计谋划项目,坚定不移挑商选资,切实加强协调推进,成功引进并顺利实施了一批事关我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性项目,持续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和活力,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跨越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是必须始终关注民生民利。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理念,坚持把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设施配套,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保救助体系,坚持依法依规办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提升市民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跨越凝聚了强大合力。

六是必须始终维护社会稳定。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稳定第一责任理念,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原则,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本领,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断夯实稳定有序、平安和谐的社会根基,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跨越创造了良好条件。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各种挑战和考验,我们沉着应对,真抓实干,务实创新,破难奋进,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本届政府班子努力工作,各界朋友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干部群众、经济主体共克时艰、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在江投资创业者,向驻江部队、武警官兵,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与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市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今后五年:坚定目标  绿色崛起  科学跨越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的五年,是我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也是我市着力打造三省边际发展高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应该看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宏观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加,我市面临总量偏小、结构欠优、要素紧缺、投资不足、区位弱化以及安全维稳等诸多压力。但国家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政策持续加强,我省海洋经济、山区经济、文化强省等战略全面实施,加上我市多年滚动累积的优势逐步显现,尤其是“跨越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激发出巨大活力、换届之后呈现出新风貌,都将为全市加快发展带来新契机、新动力。因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瞄准新目标,抢抓新机遇,落实新举措,实现新跨越。

根据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绿色崛起、科学跨越”要求,以产业高端化为引领,以项目投入为抓手,以城乡融合为方向,以绿色发展为途径,以民生幸福为核心,以和谐稳定为前提,以执政为民为根本,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创新举措,创先争优,保持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步提升、产业与生态互促共赢、经济与民生协同推进,加快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幸福江山。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8000美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力争跻身全省中等发达县市。

——经济结构显著调优。三次产业结构由9.5:58.2:32.3调整为6:58:36左右。主导产业更加明显,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率达55%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1.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53%以上。需求结构、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民生保障显著增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全面进步。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3‰以内。新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面积25万平方米以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更加完善。建成全省最幸福的城市之一。

——生态文明显著进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步伐明显加快。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控制在78立方米以内。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率、二氧化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到上级下达的要求。全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8.4%以上,林木蓄积量年均增长5%以上。建成全省生态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

——社会和谐显著增进。公民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素质及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6年。民主法制更加完备,公平正义得到充分保障。公民诉求渠道更加通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社会治安不断加强,社会秩序更加良好。建成全省最平安的城市之一。

——改革创新显著加强。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初显成效。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管理绩效明显提高。浙闽赣三省边际县域发展高地进一步凸现。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产业高端化为引领,更大力度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着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筑大平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高要求建设,抓住省委、省政府谋划山区经济和省际边界生态产业集聚区的有利时机,在“一体两翼、一区多园”的空间布局基础上,突出“强健一体、丰满两翼”。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推进莲华山工业园、山海协作示范园及高新园区的设施联网、开发连片,实现工业平台与贺村小城市、城南新城“镇园互动、产城共建”,着力建设现代产业新城。培育大产业。突出工业主导产业培育重点,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加快培优做强、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百亿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化工、建材等传统特色产业。做强大企业。支持优质企业引进风险投资、开展战略合作和加快上市步伐。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江山。引导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和加强内部管理、市场营销。到2016年,力争新增产值超20亿元企业5家、上市企业2家。同时,大力培育提升民营经济,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创新、开放、集约、和谐发展。加大科技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致力培育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型企业。

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启动实施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核心景区保护和开发,着力打造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启动江郎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谋划建设江郎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建成市区旅游集散中心、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二期项目。鼓励发展星级宾馆、经济型酒店和农家乐特色餐饮业,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深化区域合作,创新营销推介模式,不断打响江山旅游品牌。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城南物流市场集聚区,加快江山铁路货场整合迁建,推进江山综合物流中心、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招商建设。加强物联网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建设物流信息平台,鼓励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探索发展第四方物流。精心培育一批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和特色专业市场,加快向周边地区辐射。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合理布局建设商业中心,完成南门商业步行街区、西山休闲街建设,积极筹建商贸城,着力构建大南门核心商圈和特色街区。改造提升一批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和农贸市场。大力培育和引进商贸商务龙头企业,支持其创新商业模式,开展跨区域乃至跨国经营。加快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构筑便利通畅的农村商贸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发展金融证券、电子商务、社区服务、中介机构等服务业。

着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两区”扩面提质,培育壮大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选优做强农业特色产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供应。建立农业投入长效机制,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土地开发复垦、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加快完善“三位一体”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化服务模式,深入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切实提高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贡献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引导工商资本投资高效生态农业,增强农业“造血”机能。加强农民素质培训,促进农民转产转业增加非农收入。有效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保险、农房抵押贷款。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生态化发展。到2016年,力争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突破100家、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25个。

(二)坚持以项目投入为抓手,更强有力地夯实区域发展后劲

毫不松懈谋划推进项目。全力抓好项目前期。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理念,注重规划的优化和转化。切实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加强向上对接,争取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国家和省规划盘子。重点要对接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谋划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丽江上高速、杭金衢城际铁路、江浦铁路、江山江航道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形成项目工作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全力加快杭长客专江山段、48省道延伸至黄衢南高速江郎山互通、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五星级大酒店、第二福利院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强项目监管,落实项目建设、竣工验收等制度,确保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力争五年内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着力破解要素制约。继续加大低丘缓坡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闲置用地盘活力度,拓展优化用地空间,全力保障工业平台、城市建设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和金融创新,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稳步发展小型社区类金融机构。科学抓好煤电油运供给和调度,谋划实施大唐江山天然气热电联产二期、220千伏源口变等能源项目。

坚定不移强化开放借力。坚持招商选资。进一步完善投资创业政策,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方式,探索形成“全员抓信息、专业抓洽谈、部门抓服务”的招商新格局。围绕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搭建项目推介、风投对接、组团参会等“走出去”招商平台,加强与目标区域、跨国公司特别是央企对接,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辐射,主攻“大、好、高、外”项目。完善同乡联谊会、商会工作机制,深入挖掘“江山人经济”。力争五年内引进市外资金180亿元以上。做大开放型经济。加大外向型经济扶持力度,做强一般贸易,发展加工贸易,探索服务贸易,努力调优外贸结构。重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生产用原材料。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加强出口基地建设,打响出口品牌。优化外贸服务,完善对外贸易监测预警、应对贸易壁垒工作机制,积极争取设立商检、海关办事机构。鼓励本地企业吸收国外资本参股、增资扩股。到2016年,力争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2000万美元。深化对外合作。落实省委、省政府山海联动发展措施。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继续深化边际县域经贸协作。鼓励支持出口优势企业在境外建立营销网络、生产基地、研发机构,拓展国际市场。规范对外劳务市场秩序,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大力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三)坚持以城乡融合为方向,更有品位地建设山水家园

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品位。深化细化规划。按照“宜居宜业宜游”要求,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发展布局,做好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与修编。细化完善城南新城规划,强化规划控制。加强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专题研究与设计,提高城区重要区块详细规划覆盖率。完善规划落实责任机制和执法机制,增强资源整合力和规划执行力。加快完善功能。按照“城市即景区”要求,着力实施一批功能性、民生性项目。加快城北现代化新城建设,大力改造提升老城区,继续推进城区“退二进三”,力争完成江化主体工程搬迁。深入实施“三化提升”工程,建成一批标志性建筑和景观。突出抓好城市水系建设,完成江贺经济走廊整治提升,加快文化艺术中心二期、城市天然气和快速通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促进城市繁荣兴旺。切实加强管理。按照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管理要求,整合视频监控设施,推广信息网络技术,推进智能楼宇(小区)、数字城管、无线城市、数字地理空间框架等建设,积极打造智慧江山。优先扶持发展城乡公交,加强道路交通组织与管理,着力缓解行车难、停车难。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切实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着力培育小城市和特色镇。加快建设小城市。按照建设三省边际新型工贸小城市的目标定位,完善细化贺村小城市控规及特色产业培育等专项规划,推动贺村由中心镇向小城市跨越发展,努力将其建成江山城市副中心。落实小城市培育政策措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快公共资源交易、行政审批服务等平台建设,建立与小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适时启动跨江发展,加快老集镇区改造,推进功能设施与莲华山工业园互补共享,全面提升小城市品位。积极做强中心镇。围绕打造三省边际生态休闲经济强镇的目标要求,完善峡口省级中心镇扶持政策,优化提升生态工业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加快推进水岸江山、三卿口古瓷村保护与开发等项目建设,抓紧扩容水香畈市级下山搬迁小区,增强中心镇产业、人口和环境支撑,全面促进集镇繁荣发展。培育提升一批特色镇。稳妥实施新一轮区划调整,优化特色镇发展布局。科学筛选一批人口集聚有潜力、产业支撑有基础、要素承载有空间的重点特色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大做精特色优势,加强集镇建设管理,完善功能设施配套,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快人口集聚,充分发挥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着力提升幸福乡村建设实效。推进创建扩面提质。突出以“一轴两线三区”沿线周边村为重点,深化五村联创和单村创建,启动幸福社区、幸福乡镇(街道)创建,不断扩大创建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到2016年,新建成中国幸福乡村100个左右。制定幸福乡村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建设成果,把中国幸福乡村打造成国内新农村建设的知名品牌。突出创建资源整合。以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为主抓手,有效整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下山搬迁、312城乡绿化运动等项目,加快自然村撤并、空心村整治,培育提升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心村、示范村,推动其串点成线连片,全面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到2016年,力争拆除旧房3万户以上,下山搬迁1.5万人,培育25个中心村。加快城乡共建共享。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交通、供水供电、卫生保健、文化教育、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城市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切实增强全市农民的创业增收成就感、民生保障安全感、精神文化愉悦感、居住环境舒适感、民主管理信任感。同时,落实经济欠发达乡镇、村发展经济帮扶政策,创新举措办法,激活资源要素,加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四)坚持以绿色发展为途径,更加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积极开展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深化园林城市建设,力争创成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继续开展万里清水河道治理,推进江山港综合整治,强化碗窑、峡口等三大水库水源地保护。深入实施平原绿化“十大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努力打造“森林江山”。加强山区、库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发展循环、低碳、绿色经济。加快推进省级低碳木业产业基地、新型电光源产业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加强木业加工等行业资源综合循环利用,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发展骨干企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企业审核,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鼓励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科学开发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完善生态建设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环境容量交易制度,稳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完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治机制。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及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推动形成企业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区域循环式开发新格局。

加强生态环保监管。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全面开展“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有序推进城区和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整治。完善江山港生态用水调节机制,确保流域水质达标。积极弘扬生态文明,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消费,努力建成一批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重点行业、企业能耗管理,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重点实施工业节能技改、热电联产和环保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实现主要工业平台集中供热。抓好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节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生猪生态化养殖模式。强化环保执法工作。严格执行环评、能评制度,提高产业准入标准,有效控制“两高一资”项目建设。完善环境执法监管机制,严厉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探索建立环境违法黑名单制度和公开曝光制度。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合作和科普工作,继续发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四大平台”作用,重点攻克产业提升发展关键、共性技术,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建设科技孵化器。全面加强专利申报和保护。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力争新授权专利2000件以上,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中国驰名商标25只,创成省科技强市、质量强市。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帮助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共建研发实体和技术联盟。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市外高新技术成果来我市转化。积极扶持培育各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增强科技人才支撑。畅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型产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引进和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培养懂管理、善经营人才。积极搭建劳务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专业人才有序流动机制。鼓励民企、国企引进高端专业人才。

(五)坚持以民生幸福为核心,更大决心地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切实完善就业社保体系。扎实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鼓励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视抓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加强职工维权帮扶网络建设和劳动执法监管,依法维护用工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社保体系,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城镇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扩大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扎实抓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发展慈善爱心事业,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加强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关心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全面提升教育卫生工作。加快省教育现代化市创建。推进新一轮标准化学校建设。优化提升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扶持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和平安校园建设。大力促进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着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创成省卫生强市。巩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果。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优质卫生资源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整合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大力培养农村卫技人才,实现全市行政村(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民营医院。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

统筹发展文体等各项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力争创成省文化工作先进市。完善城乡公共文体设施,打造30分钟城乡文化服务圈。鼓励创作文艺精品,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江山人文精神,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到2016年,力争文化产业总产值达22亿元以上。加快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力争创成省体育强市。完成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优教。积极发展老龄事业,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高度关注青少年成长。加强社团管理。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和作用发挥。继续加强双拥、统计、气象、移民、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等工作。

(六)坚持以和谐稳定为前提,更高水平地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统筹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利保障、应急管理、监督制约等社会管理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城乡规划、户籍和农村社区管理制度,促进城乡要素资源均衡配置、自由流动。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探索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退出机制,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重视抓好城乡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建设。力争全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切实加强平安江山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建设,深化社会治安整治、扫黑除恶等专项行动,严密防范、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和非法宗教组织。全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安全整治,有效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力度,加强监管执法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应急演练、物资保障及预警能力建设,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面铺开“六五”普法,有序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公民权益保障、法律服务和援助等工作。深化“幸福江山连心服务”工程,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加大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力度,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城乡居民住房保障制度,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农民工公寓建设,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救助。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认真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稳健发展。

(七)坚持以执政为民为根本,更严要求地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高效服务强化执行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精减会议、文件,深入治庸治懒治散,促进行政服务强能力、提速度、增效率。严格绩效管理,完善科学合理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强化行政问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大力倡导真抓实干,真正出实招、办实事、重实效,真心实意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突破常规激发创新力。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先行先试的实际行动、跨越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惠民利民的有效举措。大力提倡开拓创新,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不为经验束缚,突破思维定势,鼓励以先行抢占先机、以先试闯出新路,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精心营造干事创业氛围,让想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敢试能闯,全力打造特色亮点,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依法行政维护公信力。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大力推进阳光行政,扩大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平台应用范围,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听证和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提高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水平。坚持廉洁从政,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厉行节约规定,强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维护政府的公信力。

团结协作增强凝聚力。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加强乡镇、部门、条块之间的协同配合。充分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聚万众之心、纳各方之策、举全市之力推进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坚持发扬民主,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人民团体的作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三、新的一年:稳中求进  好中求快  开创新局

各位代表,风劲好扬帆,跨越正当时。201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履新之年,我们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当前,进一步树立加快发展的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好中加快,扎实开展“主导产业培育年、项目比学赶超年、工作绩效提升年”活动,切实把各项工作干在实处,努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今年主要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进出口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要突出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拓展提升产业平台。围绕强健一体、拉开框架、完善配套三大重点,做细征迁工作,确保年内推出熟地2000亩。加快建设江郎山大道、淤头至莲华山工业园公路,完成205国道贺村立交工程,着力打通园区与园区、园区与城镇连接通道,促进工业平台连片开发。扎实推进大唐江山天然气热电联产一期项目,动工兴建110千伏敖坪变。积极搭建金融和科技服务平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机制,做大市级工业园区投融资平台,争取建立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按照整合资源、扩面提质、增产增收的要求,启动实施东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规划,加快南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基础设施配套。完成1.8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建成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产业精品园5个。突出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商贸商务业,细化完善规划,理顺体制机制,落实发展空间,为启动和完成一批服务业项目创造必备条件。

二是坚持不懈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在“4+X”产业基础上,精选确定工业主导产业培育方向。进一步理顺产业发展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主导产业差异化扶持政策,从普惠制转向特惠制,严把项目准入关,集中资源要素促进工业转型提升。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高度重视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完善落实帮扶措施,着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科学筛选农业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连片流转,促进土地向高效生态农业和农业龙头企业、经营大户集中,新增土地流转1.2万亩。认真做好服务业规划深化和转化工作,分类制定政策,推动项目落地。加快建设江郎山游客中心、五星级大酒店等。争取装饰材料综合市场建成营业。积极培育商贸商务新型业态,重点抓好南门商业步行街区一期、商务中心、电影城等项目实施。

三是齐心协力推进项目攻坚。高度重视并抓细抓实项目前期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我省推进海洋经济、山区经济、文化强省战略规划,积极谋划一批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力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重点计划。完善市领导挂联、目标责任考核、审批手续代办、问题项目集中交办等工作机制,建立月度季度工作任务分解和进度通报制度,全力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年内安排“四大百亿”工程项目73项,总投资118.1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5.64亿元,增长21.4%。加强招商选资,完善招商激励办法,深入实施回归工程,主攻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力争全年实际到位资金32亿元以上,实际到位外资1200万美元以上,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3个。重点争取银江科技产业园、雷士整灯、第二福利院等项目早日签约实施。

四是坚定不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深化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创建,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编制实施城南中心商务区、城市公共交通、地下空间等规划。完成乡镇、行政村和城乡结合部规划编制。加强城南新城规划区控制和管理。突出功能性、民生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东门桥头片区改造、城市水系及易涝节点改造、学府路老年健身休闲广场、西入城口整治等项目实施。加快西山路、凝秀南路延伸及公共停车位建设。开展江贺经济走廊贺村段整治提升。抓好贺村小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20个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完善下山搬迁政策措施,确保移得出、留得下、富得起,年内下山搬迁2000人。加大农房改造力度,科学布局农民建房安置点,深入开展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专项整治,争取拆除旧房8000户以上。加快农民饮用水进村入户步伐。

五是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岗位开发。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4000人。推进社保“一卡通”建设。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全面推行“轻负高质”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抓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四进工程”。加强学生接送车管理。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快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重视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职业病防治工作。抓好文化资源普查、农家书屋建设。举办全国企业羽毛球赛。建成市人防指挥所。评选第十一届市级劳模。深化省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创建。启动西山烈士陵园搬迁。深化殡葬改革,加快推进“三沿五区”坟墓整治。

六是毫不松懈夯实基层基础。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推动管理重心下移,整合服务资源,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深入实施“幸福江山连心服务”工程。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切实强化民间融资整治规范。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力度。启动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探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新机制,积极做好信访积案、矛盾纠纷排查清理和化解。

民生是为政之本。2012年我们将继续为民办好十件实事:一是新建1000个城区公共停车位。二是加快老城区改造建设,综合改造2个老城小区等。三是完成2500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救助。四是完成3.7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设。五是实施交通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六是建设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七是实施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八是完成云宾、江东等菜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九是完成乡村邮政设施改造建设。十是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医药设施建设。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江山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五年,也是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五年。站在新起点,谋求新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振奋精神,务实创新,砥砺奋进,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幸福江山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