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81002630305K/2017-88731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应急管理 |
发文机关: | 凤林镇 | 成文日期: | 2017-11-21 |
一、总 则
1、编制目的
为做好我镇防汛、防台、防旱工作,保证抗洪抢险、防旱抗旱等救灾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因汛因旱造成的损失,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确保水利工程在防汛、防台、抗旱期间的运行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以及《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浙江省重特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浙江省防御洪涝台灾害人员避险转移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浙江省沿江重要江河乡镇(街道)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试行)》及《江山市重大洪旱灾和重点水利工程险情处置应急预案》等规定,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范围内洪涝台旱灾害和水利工程险情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4.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汛防旱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放在首位。做到居安思危,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防汛防旱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镇村联动。
依法应对,科学调度。坚持依法防汛防旱和抢险救灾,实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坚持统一部署,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科学调度、优化配置,局部利益服务全局利益。
抓好“四进”,加强基层。坚持应急管理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方针,加强防汛防旱工作,落实各项预防和应急措施,提高防汛防旱能力。
二、基本情况
1.自然经济状况
凤林镇位于我市西南面,距市区34公里,205国道、贺峡线穿境而过,全镇辖区总面积92.68平方公里,下辖行政村18个,村民小组360个,总人口41722人,耕地面积32802.9亩,农业主导产品是水稻、食用菌和茶叶。拥有国家级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1个,省市级示范片2个,全年生产粮22855.8吨。是江山市的农业大镇;共有林业13万亩,全镇实现生产总值6.4898亿元。
2.工程现状
(1)山塘水库
全镇有蓄水量一万立方米以上的山塘65座,小(二)型以上水库7座已经除险加固,山塘完成除险加固22处。
(2)堰坝和渠道。旧街砼坝担负着高坂、凤溪村3500亩的灌溉任务;凤林乌垄潭砼坝,担负着凤溪村、凤祥村、凤里村、茅坂村7500亩,灌溉任务;茅坂浆砌石坝,益于茅坂电站发电;西湖坝担负着茅坂及淤头镇乌英岸村,粮田灌溉任务;英岸浆砌石坝,益于英岸电站发电。
① 峡口水库西干渠有支渠6条,长度共19698米(坝政支渠3370米;坝英支渠3130米,已于2008年作了衬砌;派堂支渠1358米, 已于2008年作了衬砌:五里长岗支渠3600米;山独垄支渠3850米;白马泉水轮泵站支渠4390米)。
② 峡口水库东干渠有支渠3条长度共9660米(东溪支渠3450米,茶娘垄支渠2940米,箬竹垄支渠3270米)。渠道6520米
③ 里塘坞水库东西干渠13000米。
灌溉水源除山塘、水库、堰坝的水外,以峡口水库东、西干渠、江山港的引水为主。
(3)堤防工程
江山港防洪堤沿岸有达坝淤、西溪淤、凤林、茅坂、达淤、英岸六个村庄人民的生产生活、保护人口13200人,保护房屋3620幢,保护农田10100亩,其中凤林中小学(共有学生962人)茅坂中小学学生1353人,镇敬老院(共有老人47人),凤林镇卫生院、茅坂卫生院,凤林茅坂街道商店235间,淤头支行凤林茅坂分理处,凤林茅坂电信所、凤林供电营业所、凤林广播电视站、茅坂粮食等,工业厂房22间,人口200人。
3.水文气象
本镇属亚热带季风区,全年季节变化明显,以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为主要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温暖湿润、降水丰沛降水年内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平均温度17度,3月中旬∽6月中旬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以上,最大月降水量701.0mm(1995年6月);历时长,雨量集中,是形成本地区山洪的主要季节;易出现连续暴雨、大暴雨,常造成洪涝灾害, 梅雨季节结束后7∽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气温高,蒸发量大,常出现旱灾;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75.5毫米,最大年降雨量2542.7毫米(1998年),最少年降雨量为1120毫米(1978),平均降雨日数162天,占全年总天数44%。全年风向多为东北偏东风,台风较难入境,一般不会引起气候灾害。盛夏和初秋易发生干旱,期间受台风外围影响,台风雨也会造成洪灾,洪水由梅雨暴雨控制。
(1)防汛方面
我镇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山塘水库基本上都建于五、六十年代,经多年运行,已出现不同的危害,有25座山塘内坡被风浪冲刷严重,16座溢洪道不合格,严重影响汛期洪水的宣泄,有20座输水涵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病情。江山港防洪堤建造于七十和八十年代初期,14公里的堤防中还有7.04公里的堤岸没有衬砌护坡,已衬砌的堤坝标准低下,护坡基本上都是干砌卵石,近年来随着河道采砂取石量的不断增多,河床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堤防基础淘空现象十分严重。江山港、卅二都溪、游溪、东溪源短流急,没有改造的河道断面较小,河床弯曲淤积,杂草丛生,严重影响河道的泄洪能力。
(2)防旱方面
① 各水系在每年3-5月份要组织本水系渠道一次清理、加固,保证渠道畅通,灌水电灌、闸门设施要进行维修养护。
② 在7-10月用水紧张时,镇防汛领导小组要实行统一调度、统一放水。
③ 在用水紧张时,要保证生活用水。
④ 在保证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同时,要避免水事纠纷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
由于我镇处在峡口水库东、西干渠的末端,渠道线路长,输水历时长,农田灌溉用水难以得到保障;现有山塘水库由于集水面积小,一旦降雨量偏少,水库蓄水不足,灌溉用水也难得到保证。
4.灾情分析
(1)汛情
① 在暴雨期间,山塘水库水位将急剧上升,若水库溢洪道不合标准,洪水将不能及时下泄,严重影响大坝安全,如不及时排除险情,将出现洪水漫坝、溃坝的可能。
② 在高水位持续期间,如果坝基、坝体渗漏严重的水库将出现渗流量加大,并有可能发生管涌、坝体滑坡等现象。
③ 当江山港上游发生大洪水时,特别是峡口水库下泄流量达1000m3/S以上时,镇区地势低洼处,江山港沿岸低洼的村庄有被洪水受淹的可能。
(2)旱情
① 在夏秋季节连续25天,高温无雨时,我镇有1500亩农田会受旱。
②在夏秋季节连续35天晴热高温,有50%山塘将会干涸,有2350亩农田将被晒白。
③在夏秋季节连续55天晴热高温,水库蓄水量不到20%,80%的山塘水库出现干涸现象,峡口水库东、西干渠灌水难的问题将日益突出,有13000亩农田将被晒裂。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镇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责是:
(一)在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领导下,负责本地区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
(二)按照管理权限组织开展本地区小型水库、山塘、堤防、水闸、堰坝和抗旱供水设施等的检查,落实安全措施;
(三)编制防汛防台抗旱预案;
(四)配合开展农村住房防灾能力调查;
(五)按规定储备防汛防台抗旱物资;
(六)组织、落实群众转移和安置工作;
(七)统计、上报灾情;
(八)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镇人民政府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任务较重的应当设立办事机构。
1.指挥机构及职责
指挥机构为江山市凤林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办公室。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在市委、市政府和市防汛指挥部的领导下,执行上级的指令,制定各项防灾减灾的应急措施,指挥全镇防汛防台防旱的各项工作,具体职责为:
(1)制订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或防汛抗旱应急实施方案,并督促、检查和落实。制定和部署防汛抗旱异常现象监测、防汛抗旱灾害预防、救灾与重建工作,并具体组织实施。
(2)根据防汛抗旱发展趋势,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通知各村委会,做好防汛抗旱应急准备工作。灾情发生后,立即指挥各工作组、各抢险救援队奔赴灾情现场抢险救灾,组织灾情调查人员立即奔赴灾区开展各项灾情调查,并尽快向市总指挥部报告灾情动态、灾情和防汛抗旱情况,请示防汛抗旱的紧急问题,同时发布和落实各类稳定社会保障措施。
(3)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安排部署群众外宿避灾的时间和范围,确定救灾范围和规模,适时宣布本镇进入防汛抗旱应急期和应急期的起止时间。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组织协调防汛抗旱救灾工作。
(4)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和资金的筹集储备,指挥急需用品物资调动,根据灾情、镇内抗、救灾力量和救灾物资情况,决定是否请求县或邻近乡镇给予援助。
(5)督促检查各村委会、各有关部门防汛抗旱工作的落实情况。
指挥长:凤林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指挥长:镇人武部部长、镇分管农业副镇长
2.成员组成
凤林镇防汛防台防旱指挥小组成员名单
姓 名 | 职务 | 办公电话 | |
指 挥 | 严献明 | 镇长 | 4690356 |
副指挥 | 毛立武 | 人武部长 | 4575081 |
王厚成 | 纪委书记 | 4575080 | |
成 员 | 姜经纶 | 人大主席 | 4575070 |
蔡一红 | 副书记 | 4575075 | |
刘慧军 | 副镇长 | 4575079 | |
冯洪梓 | 副主席 | 4575078 | |
周晓东 | 副镇长 | ||
刘沭男 | 副镇长 | ||
胡一新 | 宣传委员 |
3.各成员职责
(1)指挥、副指挥职责:
指挥(严献明):全面负责本镇辖区内防洪抢险、抗旱救灾应急工作;决定抢险救灾方案,视险情危急程度动员组织力量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决定请求上级支援;决定实施人员转移方案;决定抢险人员撤离方案;宣布解除险情;布置灾后重建工作。
副指挥(毛立武):负责抢险队伍的建设工作,随时组织抢险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灾。
副指挥(王厚成):负责与水利、气象、水文部门联络,收集近期气象、水文信息;提出辖区内洪水调度建议与上下游联防措施建议;负责确定和管理堤防和水库专职巡查员,按规定做好日常巡查工作;负责联络抢险专家,为抢险提供技术保障与方案建议;负责灾后工作的评估和总结;负责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的灾后恢复工作。
(2)成员职责:
姜经纶:负责抢险资金的筹措、落实,抢险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后勤保障。负责政棠、大悲山村易淹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落实避灾场所,安置受灾人员。
刘慧军:负责辖区内易淹工业企业的转移、撤退和临时安置(包括企业员工);负责联络电力部门对抢险现场的电力供应、应急供电和灾后电力的恢复。负责与电信部门的联络,保障抢险现场通讯畅通,确保与外界的联络以及灾后通讯的恢复。负责茅坂、白沙村易淹范围及工业企业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落实避灾场所,安置受灾人员。
周世有:负责受灾和抢险现场的治安保卫,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实施交通管制;负责卅二都村、英岸村易淹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落实避灾场所,安置受灾人员。
胡一新:负责在公众媒体上发布险情警报、灾情通报,负责联络镇卫生院对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人畜疫病的免疫和公共场所的消毒;负责游溪、中岗村易淹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落实避灾场所,安置受灾人员。
周晓东:负责做好抢险人员和受灾村民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南坞、凤里村易淹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和临时安置。
刘沭男:协助做好抢险资金的筹措、落实,抢险物资的储备和调运;负责花溪岙村、株树村易淹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落实避灾场所,安置受灾人员。
冯洪梓:协助做好抢险队伍的组建和现场抢险工作。负责官田村、桃源村易淹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落实避灾场所,安置受灾人员。
王厚成:负责高坂、凤祥村易淹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落实避灾场所,安置受灾人员。
毛立武:负责凤溪、苗青头村、易淹范围内人员转移、撤退,落实避灾场所,安置受灾人员。
四、预防和预警机制
1.预警及警报
(1)巡查
本镇在江山港、卅二都溪、游溪设立水位标尺,明确标志警戒、保证(危急)、历史最高等水位线。进入汛期,堤防巡查员和水库巡查员每天要进行巡查,及时掌握水情和雨情,遇有大雨、暴雨等异常天气,应加密观测巡查,做好巡查记录。
(2)预警
当江河水位超过保证(危急)水位或超过堤防实际防御能力时,当堤防出现有决口征兆或发生险情时,当水库大坝发生严重渗漏、滑坡时,当水库水位急剧上升将发生漫顶的可能时,当蓄水工程蓄水量不足,农田土壤墒情和农村供水情况将要受到影响时,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向市防汛指挥部报告。
(3)预警方式
预警方式按照发生险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固定电话语音报警、防空报警、敲锣击鼓、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向广大居民发布。
2.预防预警行动
(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① 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水旱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思想准备。
② 组织准备。建立健全的防汛防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防汛抗旱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
③ 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和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对存在病险的堤防、水库、涵闸、泵站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④ 预案准备。进一步完善镇级《防御小流域山洪灾害预案》、《沿江重要江河防洪应急预案》,新编村级《防汛防旱防台预案》,进一步修正《屋顶山塘防洪抢险预案》和《小型水库防汛抗洪抢险预案》。
⑤ 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确保应急所需。
⑥ 防汛抗旱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加强防汛日常管理,对河道、水库内建设的非防洪建设项目应要求相应的责任单位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经有审批权的主管部门审批,对未经审批并严重影响防洪的项目,要依法予以拆除。
(2) 台风灾害预警
① 当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信息时,应及时通知有关水库和沿江村庄,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时实施预泄预排措施。
② 加强对危房、在建工地、学校、交通道路、电信电缆、电力电线等公用设施的检查,采取加固措施。
(3) 干旱灾害预警
根据气象部门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的旱情信息,针对我镇干旱灾害的成因、特点,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同时加强抗旱服务网络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以防范干旱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旱情预警:根据干旱出现的不同季节划分为5种:即春旱、夏旱、伏旱、秋旱和冬旱。农业干旱划分为4级:轻度干旱(Ⅳ级)、中度干旱(Ⅲ级)、严重干旱(Ⅱ级)、特大干旱(Ⅰ级)。以河(渠)道来水量与平均值之差为主要指标,作物生长期连续干旱天数和旱期降水量为参考,确定干旱等级。
② 预警级别:镇领导小组要在掌握水(雨)情变化、蓄水情况、农田土壤墒情的基础上,针对干旱的成因和特点,预测干旱发展趋势,正确判断干旱发生等级,及时向旱区发出干旱预警信号。干旱预警分为4级,即Ⅳ级干旱预警、Ⅲ级干旱预警、Ⅱ级干旱预警、Ⅰ级干旱预警,分别对应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
五、应急响应
1.防汛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本镇辖区发生洪涝、干旱灾害事件时应急响应行动的分级由重到轻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级。镇人民政府及其防汛领导小组应急响应行动的总体要求是: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有组织地抗洪。应急响应发布单位是: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
(2)分级响应程序
①Ⅳ级预案——正常值班程序(绿色)。
A: Ⅳ级预案实施的条件: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防汛Ⅳ级预警信号”预报我镇将降小到中雨,河道水位上涨缓慢,并且未达到警戒水位。
B: Ⅳ级预案工作开展程序:收到市防汛办“防汛Ⅳ级预警信号”时,应按下列程序开展工作:值班人员到岗到位,通信随时畅通;并把预报传达到辖区各单位,向带班领导汇报情况。
②Ⅲ级预案——预警值班程序(黄色)。
A:Ⅲ级预案实施的条件:市防汛指挥部发布“防汛Ⅲ级预警信号”或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预报我辖区将降中到大雨,实际降雨量在25毫米以上50毫米以下;②河道水位迅速上涨,且接近或达到警戒水位;③局部地区出现积水,个别地区有小洪涝。
B:Ⅲ级预案工作程序:接到市防汛指挥部Ⅲ级预警信号一小时内,应按如下程序开展工作:①值班人员进入预警值班状态,带班领导上岗值班;②及时通知辖区各单位,并要求其做好防汛准备;③及时对辖区内的河道、山塘水库、重要渠道、低洼地段进行巡查,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随时与市防汛办保持联系。。
③Ⅱ级预案——警戒值班程序(橙色)。
A:Ⅱ级预案实施条件: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防汛Ⅱ级预警信号”或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①预报我辖区将降大到暴雨,实际降雨量在50毫米以上100毫米以下;②河道水位迅速上涨,且接近或超过警戒水位;③部分地区出现内涝,部分重要保障目标如: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出现险情。
B:Ⅱ级预案工作开展程序:①进入警戒状态,抢险队伍随时待命,主要领导和带班领导进入待命状态;②对辖区内的重点防汛地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③出现灾情、险情提前进入紧急状态,并且给予辖区单位支持与帮助。
④Ⅰ级预案——紧急响应程序(红色)。
A:Ⅰ级预案实施条件: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防汛Ⅰ级预警信息,日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河道、山塘水库水位急剧上升,可能出现满堤现象;②辖区内出现多处险情;③辖区内出现成片洪涝。
B:Ⅰ级预案工作开展程序:收到防汛指挥部“防汛Ⅰ级预警信号”一小时内,应迅速按下列程序开展工作:①镇全体工作人员全面进入紧急状态,防汛领导小组组长要亲临一线主持和指挥防汛抢险工作;②全辖区内重要的抢险工作应放在保证人身安全和保障民生工程设施的安全上。③没有出现险情的单位和地区也要进入警戒状态,全力排查、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⑤特殊情况下应急响应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启动应急响应
A:小㈡型以上水库出现险情或发生垮坝,或危害较大的山塘出现险情或垮坝;
B:有发生山洪灾害预兆或发生山洪灾害;
C:市气象局发布台风(热带风暴)警报;
(3)响应行动
① 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启动批准的有关防洪抗旱预案,作出防汛抗旱应急工作部署。办公室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汛情和工情的发展和变化,做好汛情预测预报、工程调度,派技术人员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
② 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按照权限调度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组织强化巡查,及时控制险情。
(4)不同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
A:山洪灾害
① 山洪灾害应急处理由镇政府负责,各有关人员按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
② 当山洪灾害易发区雨量观测点降雨量达到一定值或观测山体发生变形有滑动趋势时,办公室应及时发出警报,如需转移时,应立即通知有关村按预案组织人员安全转移。
③ 转移影响区的群众,应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后警戒区人员,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④ 发生山洪灾害后,若导致人员伤亡,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突击队紧急抢险救援。
⑤ 当发生山洪灾害时,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加强观测,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山洪灾害造成更大损失。
⑥ 如山洪泥石流、滑坡体堵塞河道,应召集有关部门、有关专家研究处理方案,尽快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发生更大的灾害。
B:台风灾害
① 发布台风警报阶段。
根据台风警报上岗到位值班,并部署防御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
组织力量加强巡查,督促对病险堤防、山塘水库进行抢护或采取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临时超蓄的水库应将水位降到汛限水位。做好危房、地质灾害点、临时工棚等易出险区域群众的安全转移准备工作。
组织力量及时抢收成熟的农作物,做好高空设施的防护工作。
② 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
发布防台动员令,组织防台工作。派员深入联系村、联系单位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落实防台措施和群众安全转移措施,指导防台和抢险工作。
水库管理单位应做好工程的保安工作,并根据降雨量预报,做好水库控制运行工作。
对洪水预报将要受淹的区域,做好人员、物资的转移。山洪、滑坡易发区域、危房、临时工棚等易出险地带的群众,全部转移至安全地方。
(5)指挥和调度
① 出现水灾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同时,向市防汛防旱指挥部报告。及时收集、掌握相关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并及时上报事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② 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成员迅速上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质,预测事态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规定的处置程序,组织指挥有关村迅速采取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6)抢险救灾
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抢结合的原则,确保正常洪水不出险,超标准洪水不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尽可能减少财产损失。出现水灾或防洪工程发生重大险情后,镇政府应根据事件的性质,迅速对事件进行监控、追踪,并立即与相关部门联系,迅速开展现场处置或救援工作,按照预案立即提出紧急处置措施。
(7)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要高度重视应急人员的安全,调集和储备必要的防抗器材、消毒药品、备用电源和抢救伤员必备的器械,以备随时应用。抢险人员进入和撤出现场由现场指挥部视情况作出决定。抢险人员进入受威胁的现场前,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保证自身安全。参加一线抗洪抢险的人员,必须穿救生衣。当现场受到污染时,应按要求为抢险人员配备防护设施,撤离时应进行消毒、去污处理。
要按照上级部门的指令,及时发布通告,防止人、畜进入危险区域或饮用被污染的水源。应组织卫生部门加强受影响地区的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工作,落实各项防病措施,并派出医疗小分队,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对转移的群众,由各村及单位提供紧急避难场所,妥善安置受灾区群众,
(8)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灾情发生后,可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广泛调动全镇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情况下可依法征用、调用车辆、物资、人员等,全力投入抗洪抢险。
(9) 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散发新闻稿、组织报导、接受记者采访等。
具体执行看附表:预案启动和执行流程图。
应急响应流程图
市委、市政府 | 省、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
↓ ↑ ↓ ↑
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
↓ ↑
管理单位或现场 | 村两委会 |
↓ ↑
灾区灾情险情报告 |
2.抗旱应急响应。
(1) 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旱情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范围由小到大,程度由轻到重。按照各时段的旱情旱灾变化程度,结合我镇地形、地貌、地质特征及水源、水工程现状,对丘陵和坝区分别采取相应的抗旱对策,确保我镇抗旱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分级响应程序
①Ⅰ级应急响应
响应条件:达到特大干旱标准,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响应行动:在应用二级抗旱预案的基础上,启动一级预案。在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由镇抗旱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统一组织。镇抗旱指挥部每天将旱情、抗旱动态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② Ⅱ级应急响应
响应条件:达到严重干旱标准,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响应行动:在启动三级抗旱预案的基础上,启动二级抗旱预案。在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由镇抗旱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统一组织。镇抗旱指挥部每天将旱情、抗旱动态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③ Ⅲ级应急响应
响应条件:达到中度干旱标准,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响应行动:在启动四级抗旱预案的基础上,启动三级抗旱预案。在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指导下,由镇抗旱指挥部具体组织以本区域为主的抗旱工作。镇抗旱指挥部每3天将旱情、抗旱动态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④ Ⅳ级应急响应
响应条件:达到轻度干旱标准,旱情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
响应行动:在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的指导下,由镇抗旱指挥部具体组织实施以受灾群众为主的就地防旱抗旱。镇抗旱指挥部每4天将旱情、抗旱动态报市防汛防旱指挥部。
六、应急保障
1. 信息保障
灾情发生后,广电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努力保证防汛抗旱通信畅通。必要时,调用应急通信设备,为防汛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广播和电视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
2. 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应急队伍保障
防汛抢险队伍分为:群众抢险队伍、非专业抢险队伍。群众抢险队伍每村不少于30人,由相关村组织青壮年人员,为抢险救灾提供劳动力保障。非专业抢险队伍主要完成对抢险技术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为抢险救灾提供各种保障的人员,主要由镇村干部和志愿者组成。
总指挥:严献明
副指挥:毛立武 王厚成
成 员:姜经纶 蔡一红 胡一新 刘慧军 冯洪梓
毛立武 周晓东 刘沭男 郑增贵 王登云 周日有
A:抢险队:
队 长:毛立武
队 员:王登云 周日有 徐佑力 王志伟 王 坤 周岳友
徐昂武 李井海 叶恭彪 郑增贵 徐子富 郑韩龙
金鑫林 林涛涛 徐富强 毛 勇 杨法洪 徐洪祥
徐伯展 姜小飞
职责:负责抢险队伍的建设工作,随时组织抢险人员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救灾。
B:抢险技术组:
组 长:王厚成
成 员:杨春风 叶恭彪 徐佑力
职责:负责联络抢险专家,为抢险提供技术保障与方案建议;
C:物资供应组:
组 长:蔡一红
成 员:周春满 张秀花 伍美珍 汪小英 唐 颖
职责:负责抢险物资的储备和调运, 联络电力部门对抢险现场的电力供应、应急供电和灾后电力的恢复。
D: 群众转移组:
组 长:周晓东
成 员:徐 华 夏钰茜 朱新妹 成金英 郑礼敏
职责:负责做好抢险人员和受灾村民的后勤保障工作。
E: 后勤保障组:
组 长:姜经纶
副组长:胡一新
成 员: 王桂英 王丽萍 杨克园 周凤超 吴颖芳
饶 琦 伍伟燕 姜 倩 毛琼越 王剑霞
职责:负责抢险资金的筹措、落实,后勤保障。
F: 现场保卫组:
组 长:刘沭男
成 员:郑增贵 徐子富 周岳友 叶 卫 周天宇 钱善明
职责:负责受灾和抢险现场的治安保卫,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实施交通管制。
(2)供电保障
由供电部门负责抗洪抢险、抗旱救灾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3)医疗保障
由卫生部门负责灾区巡医问诊、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4)物资保障
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洪水威胁的单位应按规定储备一定的防汛抢险物资的品种和数量。
(5)措施保障
A.技术措施
① 加强巡查。正常天气每天巡查一次,遇特殊天气时巡查人员相应增加,每天至少巡查二次,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并作好记录。巡查期为4月15日至10月15日止,具体由各水库巡查人员和堤防巡查人员负责。
② 若有险情出现,应想方设法减少入库水量,并迅速打开启闭闸,尽快降低水位,必要时要开挖、降低溢洪道。
③ 若发生坝体滑坡,应及时组织人员采用堆石固脚、木桩土袋压重固脚的方式进行抢险。
B:制度措施
①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镇长严献明为防汛抗旱总负责,负责全镇防汛抗旱的决策和调度。
② 落实汛期安全巡查制度。副镇长王厚成为巡查总负责人。
③ 建立汛期值班制度。镇政府设立防汛值班室,镇干部分别编排9个值班小组,各行政村每天安排干部值班,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值班电话:4776019,4578876。
④ 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镇政府分别和7座小(一)型以上水库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58座蓄水量一万立方米以上的山塘水库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
⑤ 建立汇报制度。汛期7个小(一)型以上水库每月10、20、30日要向镇汇报蓄水情况。遇到紧急情况要立即向值班领导和行政首长汇报。
⑥ 落实抢险物资。为保证抢险物资到位,镇政府设立防汛物资仓库,购置20把锄头,30把铁锹,救生衣25件及照明用具若干,并落实专人保管,每个行政村准备好1500只以上的编织袋,确保防洪应急需要。
⑦ 镇政府配备一辆汽车为抢险服务,驾驶员周献忠(683939)。及干部私家车。
C:抢险措施
当接到险情报告时,镇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人员到位待命。值班人员应立即开通广播,通知相关群众,按指定地点和线路转移,并同时向镇领导、市防汛办汇报。
抢险队应迅速按拟定的技术方案组织人员投入抢险。抢险物资的配备方式为:木桩到附近山场采伐或市防汛指挥部调运,开挖取泥在坝两头山坡上进行,草袋由相关村负责筹集和运送或向市防汛办调拨。
D:抗旱救灾措施
① 各水库、渠道管理人员应坚守岗位,做好灌溉用水的调度,分配工作。
② 协助峡口水库管理局做好水量调配工作,确保灌溉顺利进行。
③ 认真做好渠道的清淤除杂,防渗补漏工作,防止用水浪费。
④ 供电部门应加强电力线路的巡查工作,确保抗旱灌溉用电的正常供给。
七、 应急结束
当洪水灾害、极度缺水得到有效控制时,镇防汛防旱领导小组可视汛情、旱情情况,宣布解除警报。对抗灾救灾工作进行效果评价,积累经验,寻找不足,完善预案,认真组织落实。同时根据受灾损失程度,在抗灾自救的同时,制定对口帮扶救灾方案,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募捐活动,吸纳社会救灾资金。
在汛期、抗旱期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所征用、调用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等,造成损坏或者无法归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者作其他处理。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要依法向有关部门补办手续,有关部门对取土后的土地组织复垦,对砍伐的林木组织补种。
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在镇统一指挥下,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修复水毁基础设施,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